
林陳鍵
- Group:student
林陳鍵
第十五期i-cap學員
2020年初開始的新冠疫情對每個人的生活影響很大,而我也是,疫情使我無法再返回大陸的工作崗位,而公司也決定將工廠賣掉,四十歲的我就這樣成為「鮭魚返鄉」的一員。
父親從年輕時就一直經營著國術館,至今也有四十餘年,雖然現在年事已高,但多年來,還是有許多老客戶來店裡給父親處理身體舒緩放鬆的問題,為了減少父親勞動的負擔,我也開始在店裡幫忙一些簡單的經絡調理,常常有客人看到我在旁邊幫忙都會很開心的跟父親說:「師傅,要卡緊放功夫呼恁囝。」有次一位熱心的同業客人建議我先去考取推拿技術士證照,然後他給我台北市國術會的聯繫資料,就這樣因緣際會下,我開始了第十五期初級技術士課程。
原本我以為到協會上課就只是學學一些技術士考試的學科與術科考試內容,頂多再安排幾次模擬考試,然後拿到學分應付技術士考試。然而,從第一堂課黃睦仁老師的生理解剖學就發現我錯了,老師會在課堂上帶入許多從業實務上的辯症與調理手法的演示;與賴鎮源醫師的經絡穴位與對應症狀介紹;李國永老師的基本推拿手法與全身推拿的課程中更導入許多調理示範,然後再讓同學們互相做調理手法練習;最後執悌老師的拔罐調理手法更是把我多年痠痛的問題得到了緩解。與這些老師們一起學習手法操作,一起討論從業實務上所遇到的問題,真的讓我讚嘆且獲益良多,到課程後半段時,安排了寶春老師的從業服務應對進退課程與理事長的CRM客戶關係管理與資料分析課程,讓整個產業服務水準提升的使命感在我們心中種下。
除了在協會上課從老師與同學身上學到的知識外,我覺得更深一層的收穫就是讓自己知道在傳承傳統整復推拿的道路上並不孤單,課堂上讓同學們互相分享從業實務與操作手法上的心得,以及老師們的鼓勵,讓我更有信心走在傳承的道路上,也藉由上課時的交流討論中,除了有自信傳承父親的傳統整復手法外,更啟發我要將管束管這傳統的行業轉型朝向服務更精緻化,技術涵養更專業化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