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俊德
- Group:student
江俊德
第五期i-cap學員
政府在這幾年為了增進傳統民俗整復服務的品質及善良風俗上 ,大力倡導法規教育課程的重要性。
我也因此在2019年,一連三個禮拜天從新竹到台北海洋大學修習此敎育學分,當中與我同行的,還有另二位友人,也是民俗調理從業人員。原本的計劃,就只是要修習這個學分,但後來,才知道這法規教育課程是政府在推辦傳統民俗整復證照的第一步。
還記得在法規課程其中有一個單元:民俗調理業輔導與管理,是由台北國術會的黃理事長擔任講師,我這才明白民俗調理業有十八般的武藝,百家爭鳴,各有所長,要融合各家成為有共同的考試標準,真是不可能的任務。要取得推拿證照考試的資格與通過考試,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參加勞動部所辦的「iCAP」課程。本人是選擇在台北的中國傳統民俗調理協會完成這全部兩百多小時的課程,課程範圍從經絡,解剖學,推拿手法,全身調理,刮痧拔罐,從業實務等等都有。
國考的筆試要從近一千題的題庫中抽考,術科是三大項的背誦和操作;這若不好好準備,要靠運氣過關,很可能來年還要再來一次。所以參加「iCAP」課程是比較切實可行的作法,然而課程的講師是整個課程的關鍵,原因是在傳統民俗整復這塊領域,有很多是經驗及習慣成自然的,也比較没有在問為什麼。實務上的經驗固然重要;科學化的學習及問答更是必要的。我完成 「iCAP」課程後, 也在考試前二個月,參加了考前衝刺班,學習如何在術科上的口述及操作同時並進。順利地在今年初取得了國家證照,更可貴的是認識了在業界幾個重要的老師,同學之間的交流更使得整個學習過程如魚得水。青山常在,綠水長流,一切所學,常懷感恩!